辛小湘 | 被毛主席三次诗赞的湘籍“飞将军”,遗骸今日安葬江西
热血铸就传奇,缅怀不朽英雄。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黄公略烈士,便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星。
2024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江西省委省政府将于25日在江西省吉安市举办黄公略烈士遗骸安葬仪式。
这一场庄严的奠念,在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更具深刻意义。
1
湘籍烈士,
为何安葬于江西?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黄公略烈士的传奇经历和牺牲背景。
黄公略,湖南湘乡人,著名的红军将领、军事家。曾于黄埔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领导平江起义,曾任红五军副军长、红三军军长,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三次反“围剿”中屡建战功。
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在江西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六渡坳指挥部队转移时遭敌机袭击壮烈牺牲,时年33岁。
黄公略的忠骨,因当时战事紧张,起初安葬在黄陂背田村西北的山上。后遵照黄公略遗嘱:“就把我埋在东固,我喜欢这里的山和水!”故迁往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公略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并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20世纪60年代,党和政府以及军队有关单位曾组织力量寻找黄公略烈士遗骸。1964年,时任内务部长谢觉哉,亲自写信给当年黄公略的警卫员高书官,要他去江西寻找黄公略的遗骨。
然而此时对于黄公略的遗骨去向已出现多种说法,成为一个谜题。有的说,黄公略的遗体从黄陂背田村迁来东固的当天夜里,地下党的同志为使日后不被敌发觉而掘墓,即转移到别的山上去了;有的说是中央红军长征后,东固的群众怕敌人来了毁黄公略的墓,把他的遗骨转移了;有的说,当时埋葬时就是个谜,那天晚上一共挖了14个墓地以伪装,只有其中压着一块大麻石的墓是真的……
根据群众提供的各种线索,高书官等人组织人力,在山上、在河边挖了20多天,但未能找到墓址。
近年来,为深入弘扬英烈精神、慰藉烈士亲属、彰显国家尊崇,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以来,积极推进烈士遗骸搜寻发掘鉴定工作。
2021年9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启动黄公略烈士遗骸搜寻发掘工作,结合史料线索,经过多方努力,2022年8月,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发掘疑似骨骸,后经DNA技术鉴定比对和专家论证,确定为黄公略烈士遗骸。
根据现行《烈士安葬办法》的第三条规定,“烈士可以在牺牲地、生前户籍所在地、遗属户籍所在地或者生前工作单位所在地安葬。”
黄公略遗骸安葬于江西,这片他曾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土地,既是遗属的意愿,也是对他功绩的最好纪念。
2
毛泽东三次赋诗黄公略,
称赞他为“飞将军”。
第一次赞其智慧超群。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1930年6月,毛泽东率红军第1军团由汀州出发,进逼南昌的进军途中,写下《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高度赞扬了黄公略在赣水地区领导的革命斗争,凸显了他在革命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当时,黄公略率领红三军在赣西南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将原来零星的红色割据区域发展成为有统一领导、 连成一片的大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贡献。
第二次赞其赤胆忠心。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此词成于1931年3、4月间,当时,正是打破了第一次反围剿,又面临更多敌军的第二次反围剿之际。虽未直接提及黄公略的名字,但此时期黄公略依然在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战,他的功绩与这首诗所描绘的宏大革命场景紧密相连。
第三次赞其神勇无畏。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第二次反“围剿”的中洞之战,黄公略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将阻击战变为伏击战,率领红三军从隐蔽的山中居高临下突然杀出,如猛虎显威,直冲公秉藩师部,当时敌人口中惊呼:“红军从天而降了!”一万余人瞬间没了战心,被迅速分割包围,溃不成军,给在白云山指挥的毛泽东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词中将黄公略比作“飞将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战场上的神勇表现,展现出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黄公略的一生短暂而辉煌。毛泽东的三次颂诗,是对黄公略个人功绩和品质的高度肯定,更为这位英雄人物增添了不朽的传奇色彩。
3
芳草之地,湘赣情深。
谈及黄公略将军,不得不提他的故乡——湖南。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湖南,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从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到辛亥革命的先驱黄兴、宋教仁,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一大批革命家、军事家,湖南人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构成了湖南深厚的历史底蕴,也为独特的革命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
湖湘精神,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文化精髓,强调“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以及“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奋斗意志。
黄公略深受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带着三湘儿女的豪情壮志,走出湖南,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
黄公略故居
江西,从历史的深处走来,革命精神亮如火炬,坚韧与信念在此扎根。
从历史地位来看,江西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星星之火在井冈山点燃,共和国的襁褓岁月在瑞金度过,还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重大革命事件曾在此发生。在江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多个革命根据地,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公略烈士的革命生涯与江西的革命历史有着深厚的渊源。这里的山山水水承载着他的热血与理想,这里的精神土地留下了他战斗的足迹。
从更宏观的角度而言,作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标,江西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艰难困苦走向辉煌胜利的奋斗历程。所以,其象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地域范畴,更是代表着中国革命的精神高地。
因此,在江西举办黄公略烈士的遗骸安葬仪式,已然更好地将烈士精神与中国革命的伟大传统相结合,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湖南与江西,这两片红色热土,在革命历史上的密切联系,源于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目标。
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湖南的革命力量为江西的革命根据地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和物资,江西的革命经验也为湖南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艰苦的反“围剿”战争中,湘赣红军紧密配合,共同抗击敌人,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和高度的团结精神。
那个血与火的年代,黄公略等湘籍烈士在江西的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与江西的革命战士们一起,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不畏强敌,顽强拼搏。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这是一段永不磨灭的历史,也是一份两地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革命遗址,成为了后人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构成了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湘赣并肩,共赴新程。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缅怀黄公略等烈士的丰功伟绩,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敬意。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奉献,并不断激励着湘赣两地人民奋勇前行。
编辑|张 米 一审|吴 金
二审|张勤繁 三审|贺弘联
本文由指点原创,转载请注明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